肛門廔管症狀、原因及預防方式|元氣網
肛門廔管
審稿:黃任嫻/振興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代理主任
更新時間:2023-10-03
症狀
預防
併發症
危險族群
成因
檢查方式
治療
科別
部位
疾病名稱: 肛門廔管
英文名稱:Anal Fistula
別名:肛門瘻管
肛門廔管是什麼?
當位於肛門直腸旁的肛門腺體,與肛門周圍皮膚異常相連,形成管狀通道,即稱為肛門廔管。一般來說,其疾病進程,是由肛門腺體感染開始,再發展成膿瘍、隱窩炎,最後形成肛門廔管。依照廔管位置不同,又可分為:皮下型、括約肌間隙型、穿透括約肌型、高位括約肌型、括約肌外型…等數個類別。
肛門廔管有哪些症狀?
紅腫熱痛
倦怠
發燒
顫慄
全身及肛門內劇痛
肛門周圍出膿性瘡口
腫痛
出血
肛門廔管該如何預防?
肛門廔管的預防,可以從調整飲食、排便習慣做起。固定排便、避免便秘,以及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炸物、辛辣食物、酒精…等,有助於降低罹患肛門廔管的機率。此外,宜保持作息正常、心理健康,重視肛門處衛生,並定時運動,若肛門周圍出現不適或發現腫塊,則應儘速就醫。
肛門廔管有哪些併發症?
肛門廔管因爲長期慢性發炎、以及本身有發炎性大腸炎的患者,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哪些人容易得到肛門廔管?
30~50歲之民眾
男性患病機率大於女性
肛門廔管的成因是什麼?
大多是由細菌感染肛門腺體所致,當感染導致膿瘍,加上反覆感染,就會造成肛門廔管。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或是特定手術也可能導致肛門廔管出現,包括:結核菌感染、潰瘍性大腸炎、骨盆腔膿瘍、直腸或肛門癌、肛門及會陰之手術或外傷、放射線治療、血癌或淋巴癌、克隆氏症…等。
肛門廔管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肛門廔管的診斷,首先要了解病人自訴的肛門發炎及膿瘍病史。此外,可以肛門指診的方式,檢查肛門廔管是否存在,及確認廔管內口(即廔管位於肛門直腸一側的開口)的位置。確認廔管走向及內口位置,也可以使用雙氧水,從外口(即位於肛門外圍皮膚處的開口)灌入,觀察雙氧水從何處冒出,即可辨別。除此之外,探針檢查、切片檢查,也適用於肛門廔管的診斷。
肛門廔管該如何治療?
肛門廔管患者除需接受口服及局部抗生素藥物控制感染外,還需考慮手術治療,以避免復發,常見的手術包括將整條廔管切除的「廔管切除手術」,以及切開廔管內壁,再將其下壁刮除的「廔管切開手術」。此外,還有一種「串線療法」,其作法是將縫線沿著廔管纏繞、紮緊,廔管上方的肌肉組織便會因為壓力而壞死,達到治療目的。其他治療方法還有引流法、括約肌保存法…等。
肛門廔管要看哪一科?
大腸直腸外科
找附近醫師
肛門廔管主要的發生部位?
盆腔
課程推薦
more
【線上影音課】《重新站起的力量》用基因檢測找到精準醫療,讓一切很不一樣
熱門影音
【遠離視力無感陷阱】拒絕視力小偷 別讓青光眼偷走眼力!
影音長度17分鐘
原價 NT$
特價 免費
影片課程
【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糖尿病毀視力 原來我離失明這麼近?
影音長度25分鐘
熱門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