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期间赚到1万元?我们准备了一份过来人的经验谈
首先,你需要一份简历,描述你的能力,以及可以给客户带来什么好处。然后疯狂地投简历,从大学里的兼职网站、兼职群到身边人的介绍,资源越多越好。
这些人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被发现的机会。
一个学市场营销的94年男生李小狼,在厦大读大三时创办了自己的公众号“李小狼”,没有花钱做推广,没有请专业的运营,唯一的依凭就是自己手中这根笔杆子和对市场用户的超强洞察力,最初他给新媒体大号投稿,创造了自己的第一篇爆文《你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合适的人》,这篇爆文被几百家公众号转载,给他引来了3000多个粉丝,也是他的第一批粉丝。
有人统计过,2016年一整年,李小狼发布了320篇文章,现在他的公众号拥有11万粉丝,靠兼职写作一年赚了20万,和SKII、阿里汽车、天猫小镇等大牌都合作过,是新媒体领域绝对的KOL。
2.拒绝廉价劳动,发掘自我潜力
有人会问,有一技之长好赚钱谁都知道,可我什么都不会,只能去做一些发传单、端盘子的兼职了吗?
当然不是。
钢琴十级,日语N1证书、游泳教练证等等证书都是可以用“数据”表示出来的指标。然而,有些特长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量化,或许你领导能力强,你口才好,你个子高,你有亲和力……没有人是一文不值的,这些你身上的特点,只要用对了地方,就能变成一种特长。
做过车展会展、组建过送餐团队、推广过打车软件……南京林业大学的魏鹏涛没有所谓的“技术性特长”,起初,和所有没有门路的大学生一样,只能做那些纯体力活。他做过许多企业的校园推广,在校园里挨个拉人介绍业务、加微信、扫楼发传单,他还创办了南林兼职联盟社团,为学生提供各种兼职岗位,最多的时候社团集结了800多名学生。
这期间,他不断尝试着自己创业。他发现,通过这些零碎兼职积攒的社会经验对他的创业帮助巨大。毕业后,他选择回母校创业卖煎饼,从零做起。
现在小店开了4个月,月入13万。但魏鹏涛的志向不止于此,他希望打造高校“煎饼联盟”。
当你没有什么速成的赚钱方法时,耐心等待,不要气馁,厚积薄发才是正道。
3.两耳不闻窗外事,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人说,我课业压力很大,没有时间到处兼职怎么办?
还有第三种方法——赚奖学金。
有的人生性腼腆,不适合在外奔波。那么留在教室里潜心学习,努力变成学霸吧!那个拿了国奖的同学,不仅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部自己解决了,还能留下一点旅游经费犒劳辛苦了一学期的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参加各种比赛的奖金。大学里最不缺的就是比赛,大赛小赛,各种名目,各种领域,最常见的有大学生创业大赛、销售大赛等等,门槛低,奖金丰厚。
平时多留意一下学校的布告栏,多参与,积累比赛经验。参加多了,你会发现比赛是有套路的,找准了方法,离奖金还会远吗?
如果获奖,不仅赚了钱,在简历上也是精彩的一笔。
大学就像19世纪的美国西部,我们每个人是“淘金热”时期的冒险家。意气风发、野心勃勃地探索着这个新世界。
赚钱并不难,只要肯用心,能坚持。一次一次的挫败不会让你一蹶不振,许许多多的成就也不会让你飘飘然,那大学赚一万块,绝不是梦。
(部分信息来源:运营公举小磊磊,南京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