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_世界杯足球几年一次 - chinaacecloud.com



1962年,22岁的雷锋因公牺牲,殉职细节直到41年后才还原

1962年8月15日,22岁的雷锋因公牺牲,直到41年后,事故鉴定人史宝光,才将雷锋殉职的细节一点一点还原......

听完的人,无不感到心痛、惋惜。

那天是中午,雷锋和战友乔安山刚从工地执行任务回来。

午饭时间快到了,但雷锋一如既往地认真。

他说:“先把车洗了,下午再出车就方便。”

于是,两人便驾驶着“嘎斯”卡车,往水龙头处驶去。

途中要经过一条土道,入口立着一根晾衣杆,所以要开到这条路上,还得先拐个直角弯。

于是雷锋便下了车,站在车头左前方,开始指挥乔安山倒车。

他边喊边比划:“打轮——退——进!”

眼看车身顺利越过了木杆,乔安山得到了手势确认,便继续倒车。

突然,“喀嚓”一声脆响,乔安山猛一回头,只见班长雷锋重重倒地,口鼻出血,已经失去了意识。

雷锋被紧急送往了医院,但当时还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直到事后调查才发现,原来是车轮挤压到了木杆根部,晾衣铁丝牵引反弹,硬生生将那根6厘米见方的木杆砸向了雷锋的太阳穴,致使雷锋颅骨骨折,脑内大量出血。

“不是车撞的,是木杆弹起来打到头上。”

史宝光后来一再强调,这是“偶然中的偶然”,完全不可预料。

雷锋先是被送往抚顺医院,继而紧急转运沈阳军区202医院,全程用时50分钟。

但由于伤势太重,医生最终只能宣告抢救无效。

雷锋不是什么超人,也不是什么圣人,但他一生做的每一件事,都配得上“榜样”二字。

他是孤儿,少年时便尝尽人间苦难。

可他始终目标坚定:“我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于是他在农场当拖拉机手、在鞍钢开推土机、在焦化厂抢水泥,样样带头、样样争先。

直到他穿上军装,成为了一名解放军运输兵。

全连最耗油的破车,别人避之不及,他却说:“让我试试。”

几个月下来,不但把“油老虎”改成了“节油王”,还研究出一套驾驶技巧,教给全连。

展开全文

他总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小小运输连,走出一个“节约标兵”、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的“模范团员”。

雷锋的遗体回到连队时,已经是夜晚。

战士们换上新军装,为他守灵通宵。

棺木是抚顺一位干部为家中老人准备的,听说雷锋殉职,当即捐出。

那是一口厚重的黄花松棺柩,四个壮汉才能抬动。

史宝光亲手抱着雷锋的头,将他放入棺中。

战士们看着他干干净净的仪容,总觉得他似乎只是受了点小伤,睡着了而已。

可这一次,他是真的永远沉睡了。

8月17日追悼会上,200多人送别这位普通战士。

20多辆军车载着花圈和官兵,军乐奏响哀乐,群众自发夹道送行。

“雷锋”两个字,足以让无数人停下脚步,驻足流泪。

参考资料

雷锋事故现场鉴定人披露:雷锋牺牲的前前后后-辽沈晚报-2003.02.23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