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
學生
編輯
在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目前在校學生人數約8000人,其中本科生約5300人,研究生約2600人。學校的學生來自全美所有50個州和55個其他國家,其中海外學生佔全部學生的5%,他們主要來自加拿大、中國、新加坡、英國和德國。
辦學資金
編輯
普林斯頓大學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大學之一,迄今為止辦學資金已超過二百六十億美元,這全靠歷屆校友源源不斷的捐款和投資專家的不斷努力。[36]例如著名香港商人胡應湘是普林斯頓大學校友,他在1995年宣佈捐一億美金給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是普林斯頓大學歷來收到最大數目的單筆捐款。然而,胡在捐款後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說亞洲區學府培養庸才,立時引起反響。[37]
學科規劃
編輯
普林斯頓提供兩個主要的本科課程:文學學士(A.B.)與科學和工程學士(B.S.E.)。前者被授予主修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生;後者則授予主修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普林斯頓是唯一一所要求每個本科生都寫高級論文以完成學業的大學。
羅伯特森會堂(「Robertson Hall」)是威爾遜公共和國際關係學院的所在地
普林斯頓提供研究生的學位(多數是博士學位),在很多學科都是最優秀的專業;包括數學、物理、經濟學、歷史[38]和哲學。但是,不像其他大學,普林斯頓並沒有廣泛的研究生研究學院—比如,普林斯頓沒有法學院或者商學院[d]。普林斯頓最有名的專業學院是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關係學院(英語: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創建於1930年,原名為公共和國際關係學院,1948年改為現名。普林斯頓也提供工程和建築學的研究生課程。
本科階段:教研合一的本科課程
編輯
普林斯頓大學本科教育聞名於世,本科收生自然極為嚴格,是世上最難進的大學之一,2018年的取錄率只有5.5%[39]。
普林斯頓以重視本科教育著稱,即使是本科一年級生也能接觸到舉世知名的學者,如諾貝爾獎得主。普林斯頓的研究生中流傳着這樣的說法:「在普林斯頓,第一是校友;第二是本科生;第三是教授;第四是研究生。」這裏的一二三四是指他們在學校的地位。雖然有研究生自嘲的成分,但也確實反映了一部分事實。普林斯頓的本科生教育列於美國之首來源於它對本科生的重視。每年的新生約有1160人,是經過對SAT和個人專長等各方面的審查,從約13,600餘名申請者中選拔出的,也就是只有不到10%的申請者會被錄取。甫進校園,本科生在第一年不需要選擇自己的專業,但要完成相當數量及各種類別的學分。普林分為兩學期制,春秋各有12周,上課時間不長,但課堂強度相當大。除了每節90分鐘的講課時間外,還有每周兩小時的答疑時間,此外還有普林特有的「precept」,就是約10人大學生小組與助教的討論時間。上課質量也是很高的,很多授課人是院士或諾貝爾獎獲得者。除了前面講過的5:1的學生教授比例以外,每10個學生左右還會配一位研究生做助教,負責答疑,批改作業試卷以及主持precept的討論,所以本科生有足夠的資源獲得輔導。[40]
普林斯頓的本科生在第二年末選好主修科目後,每位三年級生都參加一個「三年級研討班」(junior seminar)或撰寫一份「三年級論文」(junior paper)。研討班由教授指定主題,同學輪流授課講解,最終得見全豹,學期末也有一份小論文作業。三年級文章則由學生自選題目,在教授指導下進行研究。普林斯頓本科教育的重頭戲,則非「四年級論文」(senior thesis)莫屬(某些其他學校也有類似機會,但不是像普林斯頓般全體學生皆然)。其模式跟三年級論文相似,但規模和深度都更上層樓。由於普林斯頓每屆只有1,000多個本科生,師生比例在常春藤名校中偏高,故每位學生在研究過程都得到教授的關心和指導。[41]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普林斯頓的傑出天才學生在本科階段已經開始修讀博士課程,甚至出任著名期刊的審稿人,其成就已然超越一般平庸的大學教授。[42]
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學生都要簽署被稱為「榮譽規章」(「Honor Code」)的學術誠信的保證。這條規定需要學生寫一份書面保證,保證對所有的書面作業既沒有剽竊也沒有違反其他道德規範。學生們在每一次考試都被要求寫下「我以我的人格保證我沒有在這次考試中違反榮譽規章」的誓言。這份規章帶有第二份義務:在入學考試的時候,每個學生保證在看到別的學生舞弊時向學生維護的榮譽委員會報告。由於這個規章,普林斯頓大學考試無人監考。違反「榮譽規章」的學生會遭到最強烈的處分,包括短暫休學以及永久開除。儘管無人監考,違規事件卻不常發生。課外作業不在榮譽規章的管轄範圍內,但學生也經常需要在作業上寫下絕無作弊行為的保證。(「這份作業完全代表着我自己的努力,也不違反學校的任何規章。」)[43]
約98%的普林斯頓學生都住在校內的學生宿舍里。一、二年級學生住在住宿學院裏,高年級學生可以選擇住在校外,但是這樣的學生不多,因為當地的房租和地價都非常高。本科階段的社會活動包括一系列的飲食俱樂部(eating clubs),這種活動對高年級學生也開放。這種學校活動的功能和其他大學的聯誼會類似。[44]
普林斯頓大學錄取學生時並不僅僅參考成績,要要看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潛能,對各種學術與非學術領域的興趣,特殊才能與天資、處事經驗、人生抱負和家庭背景等等因素都會被納入它的考察範圍。校方評價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指標有4項:頭腦質量,其中包括智商、學習能力、創造力等等;品格質量,其中包括責任感、價值觀、判斷力等等;為學校作出貢獻的能力;以及未來在本專業和社區中起到領導作用的潛力。普林斯頓錄取學生按照不看家庭經濟狀況,只看各方面成績的規則來選擇學生。普林斯頓很爽快地用收到的捐款把貧困學生無法支付的學費都減免而不像其他大學強加學生背上沉重的貸款包袱。普林斯頓在2001年成為了全美第一所「無貸款」的學校。儘管有這些規定,普林斯頓的學生,作為一個整體,仍然是同檔次學校中在文化上最保守和傳統的。
研究生階段:培養一流的學者和專家
編輯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主力培養博士生。與其他名校不同的是,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開辦的碩士項目甚少。
著名學者、電影A Beautiful Mind主角原型約翰·奈許(John Nash) 是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他憑着僅僅28頁的博士論文,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此足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成功。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教育舉世知名,不少教授皆是一時之選,因此吸引了全球各地本身已有一定學術水平和成就的尖子報考(當中部分尖子只擁有本科學歷。按規定,學生不必擁有碩士學位才能報考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課程),其取錄率(12%)雖然比本科(5.5%)高,但競爭仍然相當激烈。每位獲取錄的普林斯頓博士研究生合共可獲近五十萬美元的豐厚獎學金,以支付每年的學費、醫保和生活費。此外還有額外的暑期研究資助,供研究生前往各地進行研究交流。[45]普林斯頓研究生錄取是由各系的招生委員會負責,過程嚴謹,百裏挑一,錄取率極低。[46] 決定錄取的因素不一而足,卻幾乎缺一不可,主要以本科大學的聲譽、本科成績(GPA)、三封來自大學教授的推薦信、過往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寫作能力 (Writing Sample/Publication)、未來研究計劃的可行性 (Statement of Academic Purpose)、學術能力與潛力、GRE考試分數以及面試而定。[47]
一般而言,美國眾多頂尖大學的研究生訓練遠比英國、歐陸以及亞洲大學全面、認真和嚴苛,[48][49][50][51]普林斯頓大學當然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在首兩年,研究生要選修合共十多門小班形式的研討課(Seminar)。以人文社科為例,每週的閱讀量至少一千頁,而且課上還有大量演講報告和互動討論。然而,要求嚴格並不意味着默守成規。普林斯頓給予研究生很高的選課自由度,研究生可跨系選課,轉益各系名師,如此安排,有利於開拓研究格局和培養跨學科視野。部份研究生課更由來自不同學系的教授合開,激盪學術火花,刺激研究思維。研究生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獨立、批判思考以及學術交流的能力。如果平均成績不及A-,就要被開除。在第二年,要參加「博士生資格考試」,以人文社科為例,共設三科,每科必須涉及不同而相關的學科,要求是讀相關領域大量研究著作,以達致能教授本科學生的知識水平。理科生則要提出一個科研論題及可行性報告,然後「考官」會就這份報告做種種「刁難」,考察學生的思考能力,論述能力及快速掌握知識的能力。如果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那就有資格繼續寫博士論文,否則就只能拿碩士走人。[40]
在全球大學教育經費縮減的嚴峻情況下,大學教席萎縮,博士生就業難。所以,即使是頂級大學亦多不願公佈研究生的就業情況。對比之下,普林斯頓大學卻願意公開此等敏感數據:超過六成的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能在畢業之後於大學找到教職,超過四成更能出任終身制軌道(tenure-track)的大學教授,比率甚高。(相比之下,只有不足三成的耶魯大學研究生和不足兩成的賓夕凡尼亞大學研究生能出任大學教授)[52][53] 其餘約三成學生則多投身科技界和政商界,學以致用。[54]
教師
編輯
雖然學生人數不多,但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師資卻不亞於全美任何一所一流大學:目前教授中有7位諾貝爾獎得主,22位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歷史上普林斯頓大學校友中有46位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1998年,普林斯頓教授、華裔科學家崔琦獲諾貝爾物理獎。200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乃是該校1968屆碩士,1971屆哲學博士詹姆斯·赫克曼。美國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多次將普林斯頓的本科教育並列為美國之首。此外,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者在一流學術期刊和人文類雜誌上發表論文的人均數量也高居全美之首。普林斯頓大學的師生比例為1:5,這樣高的比例在全美的大學裏是極為少見的。由於學生人數不多,教授們會有足夠的精力來關心學生的作業與發展。
普林斯頓大學的現任校長為Christopher L. Eisgruber。
在院系及專業設置方面,普林斯頓大學將重點放在基礎研究上,求精而不求全。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工程學院之規模要比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學院小很多,其心理學專業相對其他一些同等級學校來說研究方向也更集中,同樣側重於基礎理論研究。這就是普林斯頓沒有醫學院的原因:醫學院不得不與臨床應用相結合,而運作一個龐大的醫學院和臨床醫院系統需要大量不必要的人力和財力,因而普林斯頓大學堅持不設醫學院。
然而,堅持自身的傳統優勢並不和故步自封相聯繫。普林斯頓大學新聞辦公室的賈斯廷·哈蒙先生介紹說,普林斯頓大學在發揚其傳統優勢的同時,也會緊跟新科技發展潮流。近年來,隨着人類基因組草圖的成功繪製,生物基因組研究已經成為了科研領域的一個新熱點領域。因此,新的基因組學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校方打算由普林斯頓大學現任校長,分子生物學家蒂爾曼親自擔任主任。
綜合排名
全球名次
《ARWU》主排名[55]
7
《QS》主排名[56]
22
《泰晤士》主排名[57]
4
《美國新聞》全球版[58]
18
全國名次
《ARWU》主排名[59]
5
《華爾街》/《泰晤士》[60]
7
《福布斯》[61]
3
《美國新聞》本地版[62]
1
《華盛頓月刊》[63]
4
經濟援助
編輯
卡爾·伊坎(Carl C. Icahn)實驗室
普林斯頓大學在普林斯頓評論(雖然名稱和普林斯頓大學似乎有關,其實兩者毫無聯繫)的評比中被評為最上得起的大學之一。2001年,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第一所完全沒有學生貸款的大學,普林斯頓擴展的計劃在3年前就確定了以不要償還的經濟援助代替貸款。之後校方又作出了一系列舉措:在不考慮家庭經濟狀況的前提下錄取國際學生;把家庭房產的價值從計算學費的公式中去除;減少學生儲蓄的貢獻比例;並把校方對中低收入家庭學生暑期存款的期望值降低。
普林斯頓大學還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普林斯頓評論兩家媒體評為有貸款負擔的畢業生最少的學校。普林斯頓的經濟援助辦公室估算本科生畢業時平均要背負2360美元的貸款,而全國各個大學的平均值約為20000美元。統計數字顯示,2009屆的班級中將有接近60%的有收入學生會接受某種形式的經濟援助。
普林斯頓大學的申請截止日期是每年的1月2日。經濟援助優先申請於每年的2月1日截止,由於學校資金充裕,所以提供的獎學金甚是誘人:一般可申請到的助學金為13800美元。普林斯頓大學每學年的學雜費約為33000美元,住宿和伙食費需要7206美元,其中不包括假期費用。
文化傳統
編輯
卡內基湖湖畔的划船中心
1869年,普林斯頓和羅格斯的校隊之間進行了歷史上第一場各個校隊之間的欖球比賽,普林斯頓隊以4比6敗北。普林斯頓與耶魯之間自1873年以來的對抗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悠久的。近來,普林斯頓的男子籃球、男女長曲棍球以及女子賽艇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來自普林斯頓的辯論隊(American Whig-Cliosophic Society)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這個辯論隊是美國議會辯論協會(APDA)的成員之一,也曾經主辦過世界大學辯論賽。
藏書
編輯
普林斯頓校圖書館目前有一千一百萬藏書[64]。主要的館址燧石圖書館[65]擁有超過六百萬冊藏書[e][f]。在燧石圖書館之外,許多獨立的學科(包括建築學、美術歷史、東亞研究、工程、地球科學、國際關係和公共政策,以及近東研究)也都有自己的圖書館。一些系的四年級學生可以在主圖書館登記申請封閉的閱讀室,作為個人工作間和書籍及研究資料儲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