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薩之筏
悬挂于卢浮宫展厅中的《美杜莎之筏》,注意本画和观众在尺寸上的对比
《美杜莎之筏》描寫的是在木筏被人拋棄、在海上漂流的13日中,最後倖存的15人試圖向遠方船隻求救的絕望場面。有研究认为,这幅畫所畫的美杜莎之筏已经到了接近散架的阶段[13]。畫面尺寸非常之大,达491厘米×716厘米(約35平方米),所以整幅畫面顯得十分真實。畫中人的尺寸接近真人[14],前景的幾具屍體甚至大過真人一倍。离这幅畫越近,细节就會看得更多更清,對觀眾的感染力就越強[15]。
一个拉着自己孩子尸体的老人。可以見到海浪正在拍打木筏
这隻自製的木筏无法承受大浪。一位老人跪着拉住他的孩子的尸体,絕望之中暗暗垂泪。畫家在这幅畫的近景畫了多具尸体,有的尸体一半不在筏上,而海浪在木筏上掃上掃下,木筏上的人好似隨時都會被海浪冲下木筏。画中有個十分顯眼的黑人在揮动手巾,这个名叫让·查理的非洲水手[16]想通过这一方式吸引路過船隻注意,而他右下面亦有人同他一齊求救[17]:224。周围的人亦都在呼救,唯有这位老人意志麻木、神緒悵然,在對比之中顯示出求生意志堅強不屈、然而希望渺茫的悲愴,以及意志磨灭、木然無觸而放棄求生的沉痛。这種對比亦顯示了他们的淒涼困境——如果所做一切都是徒勞,面對这样的困境,很难没有求死之心。
兩個金字塔的構圖。其中黃點是遠方的船隻的位置
这幅画的畫面主要是以兩個金字塔來構圖。帆、桅杆及其週邊是第一個金字塔。这個金字塔的底部包括几具尸体和坐着人,桅杆撐起了金字塔的頂。站在木桶上面呼救的黑人是第二個金字塔的頂,这個金字塔的底部基本同第一個金字塔的底部重疊,这個黑人週邊的人的手伸向他,引導觀眾視綫集中到这個黑人身上,黑人揮巾求救的部分令畫面情緒達到頂峰,表達出一種悲劇感。
在色彩上,杰利柯運用了顏色對比,尸体的膚色比較蒼白,而在活人的衣服、云彩、海的色彩總體比較陰暗[18]。總體而言,这幅畫畫面偏暗,主要運用了棕色等深色,从而表現出悲劇感和苦痛[19]:180。这幅畫的光綫安排屬於卡拉瓦乔式[20],亦即意大利畫家經常用到的幽暗風格(tenebroso)──这種風格有種極其強烈的明暗對比。雖然杰利柯未將海水作爲重點畫的东西,不過他將海水畫成深綠色,而不是是藍色,就是爲了可以同木筏和木筏上的人構成對比[17]:225-226。